這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我平常在家會跟我不到兩歲的兒子玩的音樂律動遊戲。音樂律動遊戲,除了可以增進親子的感情、培養節奏感、音樂性,也搭配肢體的動作,進行感覺統合,讓寶寶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喔!因為我的寶寶還小,不太能配合指令,所以我介紹的這幾種方式都是可以讓小小孩一起參與的。這三個遊戲都不需要搭配任何樂器,只要有音樂就可以玩了!
內容
遊戲一:身體琴鍵遊戲
適合年齡:零歲以上
遊戲方法:讓寶寶躺著,隨意放一段家長喜歡的音樂,把寶寶的身體當成琴鍵隨著音樂在寶寶身上彈琴。月齡還小的小小孩可以除了可以讓寶寶仰躺著,你也可以抱著寶寶讓他背朝外,雙手呈現拿豎笛的姿勢在寶寶身上按按鍵。彈的時候不用把每個音都彈出來,有呈現出節奏、純粹呈現出很快,或是呈現有重音的地方都可以。這個遊戲除了簡單好操作外,也可以幫助寶寶感覺統合喔!
音樂選擇示範:
很快的音樂,例如大黃蜂的飛行,讓手指快速的在寶寶身上彈奏,這首歌很短,很適合拿來玩
節奏明確的音樂:例如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這種節奏分明的音樂可以將重音那拍彈在寶寶的手腳上,弱拍彈在寶寶肚子或背上,讓寶寶感受重音弱音的差別。
遊戲二:小小指揮家
適合年齡:寶寶能坐穩後
遊戲方式:搭配音樂繪本,音樂一按下去後就拉著寶寶的手臂指揮。這個遊戲每次我兒子都玩到欲罷不能。
推薦音樂: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的花之圓舞曲。這首是三拍子的音樂,主旋律三句後會搭配一個快速音群。所以我的玩法是揮往右(右~右右),揮往左(左~左左),揮往右(右~右右),抖~抖抖(快速音群)
這首歌我私心最喜歡中段大提琴獨奏那裏~~真的好好聽阿
這首歌多本音樂繪本中都有,包括我的小小音樂世界的”我愛跟著音樂來跳舞”裡面,還有水滴文化的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音樂故事
遊戲三:跟著音樂來跳舞
適合年齡:寶寶脖子夠硬之後
遊戲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抱著寶寶跳舞啦!這個遊戲比較考驗爸爸媽媽的韻律感和體力。(可以順便運動)XD 不過,這是我兒子最喜歡玩的。要讓寶寶很享受的隨著你起舞,首先要讓他感覺很安全,訣竅是一隻手托好屁股,一隻手顧好脖子後面,讓寶寶緊緊靠在你身上;再來是動的方式讓夠明顯,不管你是想踩同一方向:左左左、右右右、前前前、後後後,都可以讓身體有點上上下下小跳躍,然後記得搭配轉圈圈,讓孩子體驗一點點離心力的感覺。如果你的韻律感不錯,也可以搭配一些臀部的動作讓寶寶的身體去感覺喔!
推薦音樂:三拍子的音樂都蠻適合的。除了剛剛上面的花之圓舞曲,我們也很常用周杰倫的Mojito。節奏性很強,一小段一小段中間有空白的音樂也很適合,音樂停的時候就停,節奏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跳,例如Tones and I 的 Dance Monkey。另外,你也可以選擇越來越快或越來越大聲的曲子,例如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裡面的山魔王的宮殿,腳步可以從一開始偷偷摸摸小小的漸漸擴大、越來越刺激,玩了幾次後寶寶就會很期待喔!
PS. 媽媽抱不動的話可以說服爸爸抱著孩子玩
結語:不知道你是否嘗試過這些與寶寶互動的音樂小遊戲呢!我真的很喜歡音樂,也希望小孩能體會到音樂的樂趣。其實不管是甚麼音樂,只要是你喜歡的,都可以用你的方式介紹給寶寶。除了古典音樂,我們也會放流行音樂、爵士樂、拉丁舞曲等等給寶寶聽。把音樂融入在寶寶照顧中,大人小孩都會很開心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