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之前做給新手爸媽的10天份免費親子共讀指南的網頁文字版。如果你喜歡用收信的方式得到資訊,歡迎從這個連結索取。你也可以從這裡看到我之前蒐集其他媽媽推薦給小寶貝的繪本選書。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跟你分享親子共讀的好處、如果開始親子共讀之旅、進行中文和英文的親子共讀,如何引導其他家人也加入親子共讀的行列,也會整理一些免費的書單、圖書和podcast, youtube資源。我希望藉由這篇文章,你可以跟我一樣讓親子共讀成為你和你孩子之間的共同美好回憶。
內容
親子共讀的七大好處
親子共讀的好處多多,當然不只七個。不過我這邊羅列了七個大家常提到的親子共讀好處。
好處一: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美妙的地方是,非常容易就能將家長和孩子的思緒同步,一同帶進書的世界、故事的情節中。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也會感到很有安全感。
好處二:增進聆聽的技巧
母語的學習一開始都是從聽開始的。孩子的大腦很神奇,藉由大量的聽,孩子就能辨認出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尾音,找到字、理解文法,完全不需要搭配認字的學習就能聽懂一個語言。而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因為書中的文句和詞彙其實是比日常生活還要更豐富的,所以有接觸親子共讀的孩子在語言理解的能力會比其他孩子要好。
好處三:增進認知功能與社交、情緒發展
除了聽的能力之外,其他的語言各項能力,包括字彙、文法概念等等也能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逐一進步。除此之外,書籍也可以呈現許多抽象的概念,例如情緒、自然科學的原理、魔法…。藉由書本的圖畫和文字搭配,也可以接觸大量色彩美學和圖案,對於認知功能的發展真的是好處多多。
好處四:增加注意力維持時間
從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漸漸建立出聽故事的技巧。為了把故事聽完,為了聽到孩子期待的段落,在無形之中,孩子的注意力維持時間就被漸漸的拉長了。這個我還蠻有深刻的體悟的,從一開始只能唸4-6頁的大字繪本,到能聽完完整的故事繪本,期間只不過一年,孩子的耐心就已經逐漸因為聽故事而被養成。
好處五:增加創造力
這個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故事的魔力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都是很有創造力的,但隨著長大的洗禮,為了背書,創造力就漸漸越來越少。然而,隨著AI世代的來臨,人類獨有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反而成為優勢,這也是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能力。而閱讀,就是讓我們保有創造力最簡單的辦法。
好處六:與生命歷程結合
藉由繪本的故事情節,能和許多生命歷程做結合。例如:教導孩子理解生活常規的生活常規繪本、讓孩子不懼怕上學的引導繪本、讓孩子開始思索生命與死亡的生死故事,以及父母不好教但卻很重要的性教育讀本等等。藉由書本與生命歷程的結合,孩子可以更理解大人的世界,讓長大變得更容易。
好處七:成本低,容易上手
最後一個好處就是書本的取得跟去學習各項才藝相比成本低,而且進行親子共讀其實不需要甚麼門檻,人人都可以做。最棒的是,書本本身就可以呈現高度的多樣性,從嬰兒到成年人,書本裡的知識和內容可以滿足所有人,也永遠都可以是我們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持之以恆地念故事給孩子聽。當有一天,書本已經成為孩子的朋友時,我們就完成這個任務了!準備好要開始了嗎?

三個很棒的時機點開始你們的親子共讀之旅
不知道你和你的小孩有親子共讀的習慣嗎?你們通常都是在甚麼時候進行親子共讀呢?
如果你不曾或是很少與你的孩子進行親子共讀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參考三個很棒的時機點開始你們的親子共讀之旅。
- 睡前
睡前是大部分的人會採用的親子共讀時機。在睡覺前親子共讀可以創造出親密的睡前儀式,除了可以讓孩子的睡前儀式變得更加豐富,也可以在說完故事後,讓孩子在睡前多了很多創造想像的空間。
除此之外,在睡前進行親子閱讀還有一個很棒的優點,那就是讓聽故事書,成為最後的睡前耍賴。許多孩子都會不願意去睡覺,想要再多玩一下,若把聽故事當作睡覺前最後一件可以選擇做的事,聽完故事,撫慰了孩子的心靈,孩子就會願意去睡了。
- 剛起床的時候
剛起床的時候,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讓一個故事開啟你們的一天。不過,這個時機可能只限於在家帶孩子,不需要在一大早趕時間的家長。
- 等待的時候
善用等待的瑣碎時間,也是很棒的親子共讀時間。例如:等公車的時候、餐廳點菜等菜上桌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帶一兩本喜歡的書出門,在等待的時候一起閱讀,閱讀結束後也可以延續故事書的內容做為親子閒聊的話題。如果你是出門很早、下班很晚的家長,可以試試利用零碎的等待時間,藉由繪本拉近你和孩子間的距離喔!

如何跟小小孩或大小孩開始親子共讀
月齡很小的小孩也很適合親子共讀
月齡小的孩子才是最適合開始的時機啊!雖然月齡很小的嫩嬰甚麼都聽不懂,但因為在他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親子共讀這件事常常出現,已經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基本上,如果家長在做親子共讀的氛圍是舒服的,孩子是不會抗拒的,甚至會非常非常喜歡和你親子共讀。
孩子已經很大了要怎麼開始親子共讀
如果小朋友已經上幼稚園,甚至小學了才想要開始親子共讀其實也沒關係。如果害怕孩子聽沒兩句就跑走,你可以試試看讓孩子自己選書。無論是圖書館或是到童書多的書店,讓孩子自由選擇一兩本書籍回家,即使孩子選的書不好也沒關係,有開始就有機會。
或者,你們也可以試試看從收聽講故事的podcast開始。一起放下手邊的事情,躺著專心地聆聽故事,也是一大享受喔!

讓孩子愛上親子共讀的三個心法
心法一:時間長短不是重點,持續最重要
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加入親子共讀這個行列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理解這條路比得不是誰走的快,而是誰走的久。
我的個性一向都是很急的,甚麼事都是比做得快。但在我開始照顧孩子的這幾年,我才理解到,一切的一切都是講求有耐心。有耐心才能看得出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改變,要改變孩子也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
所以呢,回到親子共讀這件事上,只要開始了,無論一天是五分鐘也好,兩頁也好,一本書也好,十本書也好,只要開始了,你要相信,你的孩子遲早有一天會愛上親子共讀。在這件事發生且穩定發生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持續為他閱讀。
心法二:家長開心,孩子才會喜歡
根據信誼的親子專題文章,台灣人有1/3的家庭過去一周從未共讀過,而也有約1/3的家庭,過去一周共讀次數落在1到3次之間,只有1/3的家庭,一周進行四次以上的親子共讀(2017年的資料)。但在美國,約有一半的家庭每晚進行親子共讀。
若能每晚進行親子共讀,我想,那應該代表親子共讀這件事被普遍認為很重要,而且是大人和小孩都能接受的,才有辦法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所以我的心法二就是:身為家長的你我,也要享受親子共讀,孩子才會愛上親子共讀。
要讓家長也樂在其中的方法,最容易的就是挑選家長也覺得很有意思的書,無論是故事情節動人,或是插畫很美、很有風格,只要你也喜歡,你就會一念再念,而且念得很生動,孩子就能聽得津津有味。另一個方法,就是挑選一個你覺得很舒服的環境,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為孩子保留這幾十分鐘,一起分享這幾本書。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雙方都會覺得親子共讀是個享受。
心法三:搭配特定故事的特定情節,讓孩子瘋狂愛上那本書
針對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若理解能力還不夠好,你可以隨心所欲設計一些搭配故事書的特定情節,讓孩子喜歡上那本故事書。
例如:講到某一段的時候,拉起寶貝的小手跟著文句揮一揮、拍一拍;有遇到生日相關的主題時就唱生日快樂歌;搭配特定的音效,例如哭得很傷心,就跟著啜泣,動物嘶吼的時候也模仿一下動物的叫聲。
其實小朋友是很容易被取悅的(真心這麼認為),即使你覺得不有趣、很蠢,他們也有可能會買單。而只要買單了,他們就會笑,你就很開心了,不是嗎?
放下你大人的矜持跟孩子玩一玩吧!然後他就會每天都要求你念那一本故事書了。 希望這三個方法能幫助到你

親子共讀最常碰到的三個困難
困難一:孩子不願意按照書的順序讀、一下翻到底、跳頁、只看特定某幾頁
剛開始跟嫩嬰壽司親子共讀的時候,他還在任我擺布的階段,但隨著他逐漸長大,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念故事書的時候會開始很有個性的跳頁、剛打開書就直接關起來,或者是只看指定的某幾頁。
一開始遇到這樣的狀況還蠻困擾的,因為根本沒辦法把書好好地看完。
我建議如果遇到類似的狀況,你可以試試看以下幾個方法:
解法1:選有一些操作小機關的書讓孩子邊操作,邊聽。
你可以選幾本”硬頁推拉書”,或是按下去有音樂的音樂繪本。雖然這些書本類型不是正統的故事書,但能有效的讓孩子留在你想講的那一頁,也可以增加互動性,看故事書的時間就能拉長,比較有機會將故事書講完。
延伸閱讀:兼具科普與操作的英文翻翻書: Usborne very first questions and answers
解法2:孩子跳頁的時候就先講那一頁,講完後再順勢講前後頁
有的時候孩子跳頁可能是因為那一頁有他特別喜歡的插圖或故事情節,這時候我會先為他講那一頁的內容,然後再順勢往前翻幾頁再講過來,這樣孩子喜歡的那一頁可以被重複講到,會比較容易接受。
解法3:一打開書就蓋起來可能是他還不接受這本書,可以試著講一頁或者下次再試
如果一頁都還沒講完孩子就把書蓋起來了,代表他可能還不喜歡這本書,我會試著講一下這本書大致再講甚麼,例如:這是一本關於小兔子的故事喔~~~然後再試一次,如果還是不行的話,就過幾天再試試看,盡量不要勉強孩子。

困難二:孩子只願意看他喜歡的那幾本書,每天都看同一本、新買的書都拒看
這個問題到我孩子兩歲還是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要聽同一本,都已經聽300次了還是要聽。
沒關係,這很正常,你就繼續講他喜歡的故事書吧!
讓孩子接受新書有幾個方法,但不一定每次都有效,你可以試試看:
解法一:同時拿好幾本他喜歡和不喜歡的故事書放在前面,輪流講,先講一本喜歡的,再講一本不喜歡的
解法二:新書展示
把新買的書或比較不常被挑中的書封面朝外放在書櫃前,讓孩子每天都看到封面,增加熟悉度,然後挑個良辰吉時,孩子有點累累不太會反抗的時候說:我們今天來看這本新的故事~~
解法三:換個家庭成員講講看,增加孩子的新鮮感
這個方法還蠻神奇有效的,例如我媽媽、我自己和我先生三個人都念不同的故事書給孩子聽,過了一陣子後,孩子就會主動拿我們常念的那幾本給我們,也會記得誰是講哪幾本故事書的。
解法四:如果那本書有音檔的話,先放幾遍讓孩子有點熟悉後再順勢講看看
這個方法和新書展示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一個是靠視覺,一個是靠聽覺,先讓孩子對那本書有熟悉感,接受的機會就會增加。
最後,我想說的是,也不一定每一本書孩子都一定要喜歡。對我們大人來說,買回來的書也不一定每一本都有看完阿!所以,也不用勉強孩子。如果嘗試好幾次孩子都不喜歡的話,還有一個最後的希望,就是等孩子會認字後再介紹一次,那時他已經長大了,對故事書的感覺會不一樣,說不定就會成功囉~~
困難三:孩子沒聽兩頁就跑走了,要繼續嗎?
好不容易決定要跟孩子親子共讀,卻沒兩下就跑走了,家長應該覺得很挫折吧!沒關係,我覺得就讓孩子離開下次再試試看吧!強逼他效果不會好的。下次你可以試試看在孩子有點累的時候,讓他抱著他最喜歡的玩偶或被被,整個人躺在你的懷裡,再來輕輕鬆鬆的講故事。(喝奶的時候講故事也蠻容易成功的)一次、兩次,就會漸漸成功囉~~~
或者,你也可以先選擇故事書中有孩子很喜歡的元素的書,例如我兒子很喜歡熊,在看有熊的故事書的時候就會特別專心(在找熊)。至於孩子喜歡甚麼元素,只要多觀察,我想你很快就會發現了。
為什麼你應該考慮進行英文親子共讀
你有想過用英文進行親子共讀嗎?你希望讓孩子在小小的時候就已經聽得懂英文,讓英文對他這輩子來說都不再是個科目,而是一個工具,一個語言的工具嗎?
為什麼英文很重要呢?任何語言不是都一樣嗎?翻譯工具這麼發達,還需要會英文嗎?
我認為,學英文並不是追逐潮流,也不是為了要在英文這個科目上拿好成績,而是因為在這個變化如此快的世界上,世界在交換訊息的第一語言是英文。
特別的是,英文並不是最多母語者使用的語言,但是無論是最新的科技、最新的報告數據、最新的論文、最新的賺錢方法,全部都是用英文寫的。
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只要有網路,將Google首頁調成英文版的,世界就嶄露在眼前。而如果,你的孩子看英文、聽英文就跟中文一樣流暢,他就能毫無阻礙地和這個世界同軌並行。
你不覺得很棒嗎?

而如果,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辦法將英文這個能力,讓孩子在小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帶走,對孩子來說,是不是一個很棒的禮物?
我認為,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學會英文CP值最高的方法,就是進行英文的親子共讀。
因為,除非你們家有英文母語人士,否則對小寶寶來說,用英文聽故事是最自然學英文的方法之一。
你可能會說,你的孩子還小,你怎麼知道這個方法有用。
沒錯,我的孩子雖然還小,但我做過研究。(想要參考我研究國外文獻的文章,請點這裡:[育兒觀點]用科學的角度帶你了解如何培養雙語的孩子)
而且,我也問過我身邊英文就跟中文一樣好的朋友,她們在小時候沒有長期待在國外過,為什麼英文可以這麼好、這麼流利,而她們的答案就是非常簡單:我媽媽在我小時候跟我讀過大量的英文童書。
所以,即使我的孩子還小,成效非常微薄,我已經在英文親子共讀的這條路上持續一年了。而且我也相信,這是對的,也是值得的。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心動了呢?
中英文親子共讀的三個問題、三個技巧和三個心法
問題一:有中文有英文會不會導致兩個語言都學不好、中英文的比例搭配怎麼拿捏
超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擔心,我也跟你一樣。不過,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腦是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的,即使發音系統、字義系統和文法系統全部都不一樣,也沒問題。(超神奇的)
而且,即使學習兩種語言是同步學習,沒有一前一後,比較常用的那個語言的發展能力也不會落後只學一種語言的小孩。
然而,擔心兩種語言都學不好的擔憂還是深植我們心啊!怎麼辦呢?
我認為,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你可以挪動兩種語言學習的比例。在兩歲半至三歲前,中文比例較高,等到孩子中文表達能力已經沒問題之後,再調高英文書的比例。
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只要讓他知道有這兩種語言,讓他都不排斥,這樣就可以了。
另外,會造成語言混淆的最主要原因是語言混用,在一句話裡面同時出現兩種語言,導致孩子無法辨識語言不同的句法、尾音。
所以在念故事書的時候我會盡量都從頭到尾都用同一個語言,包含解釋的部分。但如果英文真的沒辦法,就至少同一句話不要出現兩個語言。
問題二:可以用放CD、音筆點讀的方式就好嗎

如果可以光靠聽就學會英文,那真是家長們的一大福音。
不過,事情就是沒有那麼單純。少了真人互動,英文對大腦來說就會變成背景雜音,因為沒有辦法轉換成意義,大腦就不會認定他是一個語言。
所以,放CD,用點讀筆當然可以,但是還是必須搭配書本,讓孩子有辦法對照,藉由腦中大量運算去把他看到和聽到的東西做連結,這樣,他才有辦法學會英文。
你可能會說,可以中文不是聽一聽就學會了嗎?但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對話就已經在用這個語言為孩子連結這個世界了,所以孩子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就學會中文,其實也是靠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聽力練習和連結。
問題三:孩子已經聽習慣中文故事書,不接受英文的怎麼辦
若孩子中文已經到達一定程度才開始接觸英文,可能會對英文有點排斥。我覺得,可以先從非常簡單的英文故事書開始。雖然,內容好像跟中文落後一大截,但只要讓孩子不排斥英文了,程度就會慢慢提升。
你可以嘗試先從英文的歌謠繪本開始,想想我們小時候學英文,不也覺得在學ABC字母歌,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這個唱歌時間最好玩?

技巧一:給沒空做功課的家長一個福音,選用按壓就唸故事的特殊繪本
我記得我在看汪培珽老師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時,老師提到她買來的每一本英文繪本都會先查過裡面的單字,且確定自己的發音無誤之後才會唸給孩子聽。
她真的是一位非常認真的媽媽,這樣的做法也非常棒。不過,實際操作下來,這樣真的有點累。
我的建議是如果一開始你對自己的英文不是很有信心,也沒有空研究孩子的英文繪本裡面的英文單字,你可以先試試看按壓就唸出聲音的英文繪本。這種書比放CD的效果更好,因為每一頁都是一個音軌,不用擔心不知道哪裡翻頁,到底聽到哪裡。而且在和孩子邊聽邊讀的過程中,你也會學到正確的發音。
音筆的效果也很類似,但對年紀很小或開始進入半獸人年紀的小孩來說,音筆比較像是戳來戳去的玩具,對語言學習的效果我認為要年紀大一點才會展現。

延伸閱讀:點按就念出故事的英文有聲書:Usborne listen and read story books
技巧二:擔心有口音也沒關係,搭配背景CD讓孩子聽習慣正確的發音
雖然按壓就講故事的繪本很好用,但大部分的書還是沒有這樣的設計,這時候,我覺得你可以選用有附CD,、附音筆,或是有附音檔QR code的故事書,當作輔助。你還是可以唸故事書給孩子聽,但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他還是有機會藉由這些工具學到正確的英文發音。
這三個工具我個人的推薦順序是:CD>音筆>音檔QR code。最不喜歡音檔QR code的原因是必須掏出手機。一掏出手機,孩子就會拋棄書了。(書表示哭哭)
CD和音筆比較起來,雖然音筆有隨點隨發音的功能,但CD一放下去比較有機會從頭聽到完,連貫性比較好,所以我個人是喜歡CD再大過音筆一些。
技巧三:不用先認ABC、學音標
這個真的很重要。家長給孩子很棒的英文資源,就是希望孩子能快快學會英文。但其實,要靠聽故事書學會英文就是需要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和我們小時候一開始學英文就認ABC、學音標是不一樣的。
孩子需要大量”聽”的刺激,才有機會會”說”。而聽、說又是讀、寫的基礎,所以別把順序搞混了。

心法一: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急
呈上,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真的很忙,就至少給孩子一個能大量聽到英文的環境。這絕對會比在冰箱上貼滿英文單字要有效得多。(現在還有人在冰箱上貼東西嗎?XD)
想一想,我們在學中文的時候,也是從新生兒時期開始聽中文,一直聽到快兩歲才講出一些比較像詞的東西,要有完整的句子,就差不多兩歲半了。即使是母語環境都需要好幾年了,更何況是英文。
所以,如果你在某個時期面臨取捨,無論是金錢上或是時間上,一定要記得聽是最重要的。
心法二: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不排斥英文、不排斥英文故事書
要進行中文和英文的親子共讀需要非常多耐心和等待,因為孩子不會馬上學會的。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也會遇到很多困難,還有旁人的壓力,不免會有挫折。
如果你遇到這些事,請你一定要記得: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孩子無痛學會英文,所以才採用這麼耗時又緩慢的方法。請千萬不要給自己、不要給孩子壓力,只要讓孩子在童年、在學齡時期不排斥英文、不排斥英文故事書,他就擁有一輩子可以精進這個語言,而且是快樂的精進著。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心法三:我們是家長,不是老師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是家長,不是老師。我們是作為啟蒙者,讓孩子多一些能力開拓視野。所以,出作業、考試、設計學習單不是你的責任。孩子還是會需要老師,讓他跟孩子練習口說、練習認字都好,但那個角色不用是你,這樣太累人了。你只需要開開心心和孩子一起看書就好。
一起開開心心地看書,無論是中文書、英文書,無論孩子最終有沒有符合你的期待學會英文,你們都已經擁有甜蜜的親子時光,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選書,懶人、忙人也能輕鬆選書的五個方法
我在我的部落格中有寫過關於小小孩要怎麼選書的介紹。如果你的小孩還不到兩歲,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在這裡,我想來聊聊怎麼為大孩子選書。
如果你是財力沒問題、家裡空間夠大,可以變成圖書館的那種家長,可以跳過這段沒關係。因為,只要你喜歡,就都買吧!量多者為王。
在開始主題之前我想請你花一分鐘回想一下,你印象最深、小時候最喜歡的繪本是哪幾本?
在我認真推敲之後,我認為能讓孩子印象深刻的繪本,至少符合三個條件的其中一個:很喜歡的主角、有趣的故事內容、美麗的插畫。

很喜歡的主角
這裡的主角不一定要是知名的卡通人物,例如佩佩豬、天竺鼠車車,只要是能引起孩子共鳴的就可以了。如果找到了孩子很喜歡的主角,你就可以幫他蒐集一系列相關的繪本,讓這個角色陪孩子長大。
例如:英文讀本My first系列就有出過box set,內有五本書,都是不同角色。若在這五本書當中有一兩個是孩子很喜歡的,你就能幫他再買這個角色出的其他系列書。
另一個例子是小鼠波波(Maisy)。Maisy的繪本故事瘋迷全世界,若你的孩子喜歡Maisy, 光Maisy的故事書應該就能放滿一個書櫃了。
我媽媽曾經為我買齊亞森羅蘋的全系列書(東方出版社,黃色皮的那種),我真的超感動啊!
有趣的故事內容
故事書之所以叫做故事書,就是要呈現一個故事。所以,故事好聽是非常關鍵的。好的故事內容,在我心中分成兩種:一種是永垂不朽的經典故事,例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等,另一種是原創繪本,就是作者原創的故事,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很有故事性。這兩種故事,我又特別鍾愛原創故事。
像是哈利波特,就是我最喜歡的原創故事啦!
美麗的插畫
插圖美麗除了可以精準表達繪本作品的內容、能打中讀者的心,也能培養孩子的美感。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Email的開頭說這是一個很有藝術的話題。美麗的插畫不一定就是人物大、顏色分明,有的時候,我反而會去買用特別插畫風格呈現的故事書給孩子。
像是著有”好餓的毛毛蟲”的艾瑞卡爾爺爺,他的插畫風格就是用一種特別的拼貼技法繪製而成,所以可以呈現強烈的繪本風格。又例如上面提過的小鼠波波,用色都非常鮮明、非常大膽;我也看過日本的繪本畫家,用細筆勾勒的插圖,連動物的毛都可以呈現地非常細膩。
讓大人也著迷的幾米畫家,他的作品插圖不是也很有個人的風格?
若是在書店看到插圖非常特別的繪本,我都會特別拿下來研究一番。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我實在很忙沒辦法為孩子一本一本選故事書怎麼辦?
別擔心,我提供五種方法,讓你也能輕鬆挑到好書。
方法一:叫好–選有得獎的作品
繪本的各種獎項,包括:美國凱迪克獎、國際安徒生大獎、紐伯瑞文學獎、英文的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等等。
例如深受好評的兒童插畫家安東尼布朗,就是個得獎的常勝軍,除了得過童書界最高榮譽的國際安徒生大獎,還得過德國繪本大獎、兩次格林威大獎等。
這些得獎作品,通常也會集結成套書販售,所以多個願望可以一次擁有,也是非常棒、非常合理的選擇。
若要參考單本的得獎作品,你可以看博客來的這篇文章。
方法二:叫座–選一直被各國翻譯的作品
就跟成人的暢銷書一樣,叫座的童書暢銷書也會被各國翻譯,也通常會在書店排行版上有名。被排行版的書吸引時,我有時候也會去看看是否有出原版的繪本,如果是英文的,那就剛好找到一本很棒的英文繪本了。(因為通常我們還是比較容易被中文的書吸引,用這個方式逆推回去不錯!我試過好幾次)
不過,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會忽略了在地的原創繪本,有時候,支持一下自己人的作品也是很重要的。
方法三:參考推薦書單、跟團媽買書
參考別人的推薦書單,例如信誼出版社出的閱讀起步走,有分齡0-3歲及3-6歲的閱讀書單,或是其他部落客媽媽(還有我自己啦!)的書單清單也是一種方式。
英文繪本清單,你可以參考這四本書、敦煌書局也有出英語線上繪本搜尋平台
我之前也有邀請有在親子共讀的媽媽們,一起推薦好書

或者,你也可以加入團媽的團購社團,跟著開團的時候買書。不過團媽開團通常是有廠商分潤,所以比較小眾的繪本書商就比較少在團購清單上,你可能會發現不同團媽開的團怎麼好像都差不多。
然而,你還是可以藉由團媽開團的頻率來看出該系列是不是普遍受到歡迎。畢竟,大部分人會喜歡繪本你的孩子應該也會喜歡吧!
方法四:到兒童書店請有經驗的店員推薦
到兒童書店走一趟吧!無論是以外文書為主的敦煌書店,或是中英文皆有的誠品兒童書店、有書、有益智玩具又附設親子館的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都很適合帶小孩去走走(疫情穩定的時候)。
你也可以請有經驗的店員為你推薦不錯的童書喔!
方法五:參加童書訂閱制方案
最後一招,就是直接採用訂閱制方案,讓出版社每個月都寄新書到你家。目前有推出訂閱制方案的是格林文化的愛書箱訂閱計畫。可以依照小孩年齡和個性,由AI選書,選出來的書若你們家已經有了也可以換掉,然後就像訂雜誌一樣,每個月都會有新的繪本寄到你家。超方便的吧!
如何引導另一伴和其他家人也為孩子親子共讀
如果你是在家裡唯一一位在為孩子親子共讀的人,會不會感到幸福卻有一點點疲憊呢?你會不會也希望家裡其他人能為你分擔這個工作。
其實不管甚麼事都是一樣的,如果你希望跟家裡成員調整家庭事務內容,你都可以試試看我接下來要告訴你的方法。
方法一:持續溝通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聽碎念,但如果這件事是你覺得很重要,而且深切的希望對方能一起參與,持續溝通仍然是最根本的方法。
你可以三不五時告訴他親子共讀的好處,還有你多麼希望他也能偶爾幫你這個忙。
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跟另一伴溝通的技巧,你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文章。
方法二:原子習慣法
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有提出非常多關於建立習慣的方法。在建立另一伴為孩子親子共讀的習慣時,你可以嘗試在家庭既有的固定行程中,安插隊友的親子共讀時間。例如:請隊友在你去洗澡時,為孩子讀一本書;孩子喝完奶,你去洗奶瓶的時候為孩子讀一本書;隊友進行每日居家健身前,為孩子讀一本書,諸如此類(先選一個就好)。先試著將讀一本書放在某個行程前後,讓它漸漸變成一個固定形式,隊友就會慢慢習慣為孩子親子共讀了。(理想上啦!)
方法三:稟賦效應–讓隊友參與選書前置作業,或設計專屬的書給隊友
自己選的東西覺得特別好,這就是稟賦效應,或稱為敝帚自珍效應。你可以請隊友為孩子的生日禮物挑一本書,或是藉由任何理由讓對方參與選書這項工作。隊友可能會覺得這本書是他選的,所以特別喜歡,也會特別願意為孩子讀這本書。
或者,你可以買一些有隊友自己本人相關,或隊友喜歡的元素的書。例如:跟爸爸、跟爺爺奶奶有關的繪本,跟車子相關,跟隊友工作相關等等的繪本等等,然後告訴他:這本書我覺得特別適合你來唸喔!
隊友念過之後,不管你覺得好不好,都記得真誠地告訴他:這本書果然特別適合給你唸呢!
有一就有二,你的計劃就成功了! 今天就來試試看吧!

免費線上繪本資源、有聲書、podcast/YT分享
為了寫這段我也發現了很多很棒的節目和平台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免費線上繪本資源
- Hyread市立圖書館電子書平台/Hyread 國立台灣圖書館 https://tpml.ebook.hyread.com.tw/
這是政府的圖書館電子書平台,內有上千本的電子書資源,且中英文皆有。畫質不錯,且提供試閱。
- 台灣雲端書庫 https://www.ebookservice.tw/
這個也是官方的電子書平台,也是以中文繪本為主,還有少少的英文書。註冊Email後即可閱讀。
-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 https://children.moc.gov.tw/index
這個網站還蠻酷的。他們將許多繪本作成用動畫呈現的主題動畫,也有純聲音的”聽書”資料庫。而且這個網站不用註冊,隨進隨聽。不過裡面的資源目前只有中文書。
- 國際兒童數位圖書館 http://en.childrenslibrary.org/
這個網站有上千本英文和其他各種語言(沒有中文)的繪本資源。但是,它的索引沒有附封面圖、而且是按照ABCD字母直接排下來,繪本是直接以一張一張圖檔呈現,比較陽春一點。
這個網站超厲害的,他集結了台灣和國外各大電子書平台、影音資料平台和線上課程平台,且中文英文分開條列。基本上,你只需要這個網站就能網羅足夠的線上資源了。
講故事的Podcast
其實只要在Spotify裡搜尋故事或是story, storytime,就可以找到超多Podcast頻道。這裡我列出一些我喜歡的,且音質夠好的,給你作參考。

- 經典故事101-說給孩子聽的世界文學名著
超級豐富的Podcast頻道,適合給大小孩聽的內容。一集約10多分鐘,講故事的方式非常專業。
- 聽故事囉!糖果姐姐說故事
很生動的講故事podcast頻道,且有古典音樂配樂,我覺得他做的配樂非常棒耶!(噢噢~~有古典音樂當配樂真的超專業阿!)
- Peggy的睡前故事
藝人許哲珮的睡前故事podcast!她的故事頻道也有很厲害的配樂,不虧是歌手,我也好喜歡她的故事頻道。
- 企鵝睡前故事Bar
企鵝老師稍作改編的睡前故事集。一集內容都短短的,很適合年紀較小的小朋友聆聽。且企鵝老師很擅長用各種語調詮釋不同角色喔!
- 故事雜菜羹
全閩南語的頻道,內容除了有經典故事,也有很多台灣故事,我覺得很棒喔!除了可以練聽閩南語,也可以聽許多台灣的民間故事。(好像很適合給台語很差的我來聽)。
- 聽故事學英文
英文故事頻道,不過Sandy老師會用中文做講解。中文比例比英文稍高一些,比較適合給中文較好,想要銜接英文學習的小孩。
- English kids story with Katrina
語速較慢,但不會聽起來很想睡的英文故事頻道。很適合在學英文的時候聽,一集都不到10分鐘。
- Yourclassical kids storytime
搭配古典音樂和各種音效的全英文說故事頻道,一集都不到10分鐘, 非常精緻且生動的podcast頻道。
- Storynory
全英文的故事頻道。故事大多都十幾二十分鐘,可能比較適合小學生以上,英文不算太快,是個很專業的說故事頻道。
- Circle round
全英文的故事頻道,語速比Storynory較快,也是比較適合有一些英文程度的小孩聽。
講故事的Youtube節目
- 小牛老師說故事 https://reurl.cc/bXK60E
還蠻厲害的說故事老師,在開始說故事之前也會帶一些小朋友的遊戲,講起故事也非常生動。不過繪本是採用簡體字版,因為小牛老師本人是馬來西亞人,不過中文腔調我覺得還ok。
- 花媽家說故事 https://reurl.cc/KA16Zj
Youtube訂閱已超過4萬人的人氣youtube說故事頻道,故事數已超過250個。不過他的youtube影片基本上是只有書的封面然後配上花媽講故事的聲音,並沒有呈現書本內頁的樣子。這類的Youtube頻道我覺得適合當作Podcast來聽。
- Read to your bunnies 晚安故事 https://reurl.cc/O0Kbdg
形式跟花媽家類似,但講故事語速再慢一些,且youtube頻道介面非常乾淨舒服。目前故事數也破百。
- Brightly story times https://reurl.cc/1YNQrG
全英文的說故事頻道,是美式英文發音。Youtube影片不但有搭配繪本內頁,而且有製作隨念隨亮起來的字幕設計。語速也不會太快,我覺得超棒的。這個頻道已經破10萬訂閱了。
- Barefoot books https://www.youtube.com/user/barefootbooks/featured
全英文的頻道,也是美式英文發音。除了說故事之外也有唱歌(Singalong)單元。我私心比較喜歡她的Singalong。說故事單元中是由主講人直接拿著故事書念,可以開內建字幕但是字偏小。
- Storyline onlin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BdzaRy-Ky9Vh54XJlFz1Q
全英文頻道,不只一位說書人,有男有女。我覺得他們做給孩子的說故事影片超酷的,除了有面對主講人的鏡頭,還會搭配繪本製成的動畫呈現,讓聽故事變得非常過癮。除此之外,因為這個頻道有不只一人說故事,所以也可以聽到不同聲調、不同語速的英文,我覺得很棒喔!
其他:中英文免費教育資源整理,一個大禮包的概念,裡面應有盡有。
關於親子共讀,我的體悟以及送給你的話
不知道你曾不曾經堅持過一些事,即使再忙再累都還是會去做?
對我來說,在照顧小孩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看書,就是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事情之一。
主要是因為,我相信藉由這樣的活動,我可以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因為除了分享書上的內容,等到孩子大一些,我們還可以藉由書來討論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而且,當孩子舒舒服服靠在你身上,你不經意地看著他,發現他正專注著在看你講解的東西時,那種感覺真的很親密。
我想,無論你跟我一樣是全職工作的家長,或者是在家掌舵全家大小事的家庭主婦/主夫,肯定都會有心累的時候,也可能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照顧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對的。
有可能,你很勤奮地為孩子做親子共讀,但孩子的口語能力依然晚其他孩子一步。若醫生說是正常的,請不要擔心,也不要氣餒,因為你要相信這一切都是有累積效應的,總有一天,你會說:幸好,我當初有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
我相信,雖然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困難,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法。
請記得,一切的一切,都從愛孩子出發。
不要比較、不要指責。
就讓親子共讀這件事,成為你與孩子之間的增溫劑、成為孩子長大後美好的一段回憶。
不管成效、不要考試。
讓課外書成為孩子的養分,讓書籍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導師。讓孩子知道,當有困難發生時,就算沒有人可以幫助他,他仍然可以在書本上找到解答。
我相信,因為你的啟蒙,孩子會有你的眼光,而同時展露自己的光彩。
期盼在這條路上,我們能伴隨彼此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