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哄小孩入睡的過程中,妳是否有發展出一套最有效的方法呢?
在2022年9月,有一篇研究如何安撫寶寶入睡的文章發表了。
這篇文章研究了21個嬰兒,以及他們的媽媽如何安撫寶寶,並提出4個安撫爆哭寶寶入睡的重點
- 在活動中安撫寶寶,跟不動的姿勢相比,活動中安撫寶寶較有效
- 邊走邊安撫寶寶5分鐘,除了在夜間有效,在白天也有效
- 放寶寶到床上的這個步驟有可能會促使寶寶醒來,也有可能使他更熟睡
- 走動安撫寶寶睡著後再坐抱5-8分鐘可以讓寶寶更不容易醒來
這些結果是不是跟妳安撫寶寶的心得很類似呢?
當我看到這個結論時真的覺得好酷喔!因為真的跟我自己安撫寶寶的經驗很類似。不知道是媽媽安撫寶寶的本能使然,還是因為安撫久了自然揣摩出這套最容易成功的方法。
更認真看了一下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這篇文章收錄的來源是日本和義大利的媽媽和寶寶,寶寶是0-7個月,平均3個多月大。研究小組藉由分析寶寶的心跳、眨眼、發聲來偵測寶寶的狀態,並分析了4種安撫寶寶的情境,分成30秒短安撫,和5分鐘長安撫(媽媽OS: 有的時候5分鐘長安撫根本不夠阿~~~):
- 走動安撫寶寶
- 坐著安撫寶寶
- 讓寶寶在床上
- 放寶寶在搖籃中/推車晃動
研究發現,藉由走動可以刺激迷走神經讓寶寶入睡,這也許是走動的狀況能夠最有效促使寶寶入睡的原因。然而,跟推車推或是搖籃搖相比,媽媽抱著寶寶走動安撫還是更有效。我想,這可能跟生物的本能相關。當最熟悉的媽媽抱著寶寶,走動的頻率也跟寶寶在孕期的頻率類似,寶寶最容易被安撫下來。
然而,走動的狀況沒辦法讓安靜但清醒的寶寶更容易入睡。也就是說,如果寶寶沒有爆哭,我們或許不需要這麼辛苦抱著寶寶走來走去。在這個狀態下,可以將寶寶放在床上讓他自行入睡,或是坐抱入睡。我自己的經驗是用唱唱歌,或是拿寶寶的安撫物(在我們家是被被和奶嘴),然後輕拍寶寶入睡。
另外,我想妳應該跟我有類似的經驗,那就是當寶寶好不容易睡著後,卻在最後關頭:把寶寶放下來到床上時失敗。(殘念阿~~~又要重新哄一遍!!!)
這篇研究中發現,寶寶睡著後,只有約6成的寶寶可以被成功放在床上沒有驚醒。而寶寶被放下來的速度和先放哪個部位都不影響寶寶會不會醒來,只有寶寶睡著後停留多久能決定會不會成功。研究也發現,即使是在熟睡中,寶寶對於媽媽的動作依舊非常敏感。
也就是說,無論是頭先下還是背先下,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要做的是:在妳感覺寶寶已經睡著後,可以先坐著(讓寶寶直立),持續這個姿勢5-8分鐘,然後再把寶寶放到床上。
研究中,大部分的媽媽都是先把寶寶部分身體放在床上,一隻手留在寶寶的背部,然後再抽出,是不是跟妳我的方式很類似呢?
我自己在寶寶難哄的時候還會把這個步驟拆解成:走動安撫成功後,斜躺在床上,然後抱著寶寶平躺在床上,最後是讓寶寶脫離我的懷抱。
總之,我覺得這項研究很有趣。也希望有更多這種教我們如何安撫寶寶的文章出爐阿!!
文章來源:Curr Biol. 2022 Sep 8;S0960-9822(22)01363-X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