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程式這本書是我在書店尋尋覓覓後,找到最能說服我的教養書。這本書的作者其中一位是麻省理工的經濟學家,另一位是新聞記者,他們致力於了解”父母是如何培育出成功的小孩”。為此,他們訪問了200成功人士,最終歸納出父母關鍵的八個角色。能夠充分扮演這八個角色的父母,無關階級與種族,即為大師級父母,而這個以大師級父母所採用的教養方式,培育出出色孩子的方法,就稱為”教養方程式”。
在教養學當中,有兩個我非常喜歡的詞:培育和啟蒙。我非常相信,父母為孩子的教養付出的種種努力,不是塑造孩子成為家長心目中的某個模樣(例如當個工程師、醫生),而是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好的養分和資源,讓孩子充分發揮潛力,不要長歪,活出自己的精采人生。就像植物一樣,提供陽光、空氣、泥土和水,總有一天必然壯碩。
而啟蒙這個字,就像是為孩子在這個世界裡點一盞燈,讓他因此有了視野,進而能夠發展。在這本書當中,教養方程式的核心就被定義為:幫助孩子發揮最高潛力並擁有幸福的策略。
這本書雖然不到400頁,但裡面內容之重要,讓我想要好好整理歸納,並應用於我的育兒理念中。因此,我會以數篇文章的方式,用我可理解的方法,幫大家整理這本書的內容。那麼,這篇文章,就讓我先為大家解析:何謂成功?
在你的想像中,成功的人生是甚麼滋味?擁有花不完的錢?每天睡到自然醒、品嘗名酒、到處旅行?
這樣的成功目標,是以享樂主義出發,為滿足肉體與物質慾望的成功。
我曾經過過類似的生活,那就是在小島上享受蜜月旅行。雖然開心、不免空虛,沒一個星期就想打包回家了。
因此,這樣的目標應該不算是真正的成功。
這本書當中,作者定義的成功者為:透過奮力邁向純熟,經歷最好的自我實現的人。試想一名奧運選手在經年累月的練習之下,不停琢磨自己的技巧、力求在運動場上展現卓越,這就是成功的例子。
聽起來很累人,但研究發現,這樣以自我實現為出發的成功會帶來幸福和心靈上的滿足。我認為,這就是精神上、靈性的成功。精神上的成功不只豐富了心靈,也能順道帶來功成名就,和物質上的滿足。因此這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那麼,充分自我實現要如何達到呢?作者認為,充分自我實現有三要素:目的感、自主感,以及智力。
聽起來很抽象,以我的理解,目的感就是明確的目標,自主感就是為了目標而勇於行動的行動力。
而智力,不全然等於IQ,而是包含處理具挑戰性的認知性任務(例如將研究成果寫成論文),以及有能力持續學習,並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策略的決策力。
以我的想像,就是一個不斷優化的超級電腦,除了本身的CPU夠快之外,還能夠自我優化、自己超越自己。
你有信心能培養一個有明確目標、充滿行動力的超級電腦寶寶嗎?(怎麼聽起來很像超人特攻隊的Jack-Jack!啊~離題了)
記得持續回來關注我的網站,我將慢慢為你解答。
延伸閱讀